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牡丹区  > 正文

巾帼柔情让司法公正更有温度
——记牡丹区法院民一庭党支部书记李霞

作者: 胡德光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5-04-04 10:31

日前,夜幕降临,走廊的灯光透出温暖的橘黄色。牡丹区法院的一间办公室里,依旧灯火通明。牡丹区法院民一庭党支部书记李霞翻阅着手中的卷宗,时而皱眉,时而自语。

桌上整齐摞放的卷宗诉说着当天调解的几起案件:有感情不和闹离婚的夫妻,有借贷纠纷难解的老人,有追讨工资的农民工……

李霞低下头继续审阅,心中已有了想法,明天再去走访当事人,“这不仅是案子,更是他们的生活”。

择一事,终一生。驻足回望,李霞不免感慨,不知不觉,她已与法同行30余载。

司法审判,说到底是一项“守心”的工作。不久前,李霞收到一个棘手的继承纠纷,姐弟4人因继承的回迁安置房权益中父亲的遗产反目,诉讼经一审、二审,发回重审一审、二审、再审、检察院抗诉,历时3年。不幸的是,诉讼期间老母亲气病住院。

李霞仔细翻阅着案卷,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法律问题,更是情感问题。要解开这个结,首先得了解它是怎么形成的。李霞把历次诉讼中所有的卷宗及证据逐一审查,最终查明原房屋增建部分是由两个弟弟出资、其中一个弟弟操心所建,但产权仍归父母。李霞巧妙平衡法理与亲情,带领姐弟4人来到老母亲住院的病房。看着满头白发的母亲一脸病容,姐弟4人孝心可嘉,抢着照顾。

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李霞趁热打铁,再与双方联系。数次沟通、协调、释法,最终一家人冰释前嫌。老母亲拉着李霞的手,感叹道:“3年了,李法官不仅断了案,还帮我们找回了亲情。”

家事纠纷无赢家。李霞的调解艺术在于“修复关系”,而非“判定对错”。“办案要多一些人情味、同理心,往往能事半功倍。”李霞也用“如我在诉”之心守护着眼前万家灯火。她带领的团队荣获“调撤先进团队”称号。这背后源于她在办案中努力把法讲全,把理讲透,把情讲深,用柔情消除当事人的矛盾,用温情平衡当事人的利益,把公平正义送到群众的心坎儿上。

不弃微末,久久为功。唯有在专业上更加精进,才能淬炼审判利剑。李霞在工作中不畏各种疑难杂案,巧用自己的智慧和审判经验,形成清晰的裁判思路,圆满解决问题。

那是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,事故车辆连环撞车致一死一伤。由于现场没有监控,交警部门虽然通过现场勘验和鉴定等多种技术手段,也聘请相关法律专家联合研讨,但仍无法对事故责任做出明确的认定。

没有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,这在交通事故审理中属于疑难杂症案件。此时,李霞主动接手案件,到交警部门反复查看事故现场录像和车痕,分析事故成因,依法指导当事人举证,核实当事人的证据,有理有据地划分事故责任,运用公平原则裁判此案。出乎意料的是,双方当事人均认可裁判结果,案件妥善化解,死者家属和伤者及时领到了赔偿款。

抓前端润法于万家,治未病解纷于无形。为促进家事多元解纷,牡丹区法院成立了“李霞法官家事审判工作室”。几年来,李霞去学校、社区和企业宣讲120余场次,担任中学法制副校长,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宣讲《民法典》。她为上千名调解员和网格员培训婚姻家庭法律知识,将“调解技巧”与“法律要点”结合,推动纠纷源头化解。她创新“一案一群”微信工作法,实现证据质证、调解协议“云端”完成,让外地当事人“零跑腿”解纷。

恒有初心者,时光不欺。一路走来,李霞先后被授予“全省法院审判业务专家”“全市法院先进典型”“三八红旗手”“全省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”等多项荣誉。

平凡亦可灿烂,盛开何必留芳?风雨30载,从法30年,她把女性的柔韧、感性与法律人的睿智、理性融合在一起,在法治逐梦路上默默耕耘,诠释着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,她用自己的炙热,温暖人民的心窝。      通讯员 蒋伟 记者 胡德光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